《读思行》第33期中,有一篇文章《不要让选择成为遗憾》,让我读之感慨颇多,也正是这一篇文章让我将自今年八月份开始就一直酝酿要写的在法院工作一年的体会落笔完成。
于我而言,目前已经历了两次十分重要的选择,一是高考报志愿,二是毕业后找工作。这两次选择可以说是奠定我整个人生大楼的根基。
“跟着心里的希望走,就是无悔的选择,哪怕是选择了之后艰难重重”。大学室友闲谈时曾聊起为何填报法学专业,有无奈被调剂的,有看好就业前景的,有亲友力荐的,我说,因为我喜欢法律,我想让许多法律知识浅薄、法律观念缺失的人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我想让许多漠视法律、甚至于违背法律的“大胆者”得到应有的惩戒,最初的最初,我想毕业以后去基层普法。学法律这个念头源于高考前一个月,为了缓解高考临近的压力,空来翻开一本权威杂志,“躲猫猫”事件的余热仍在,杂志上报道的是一个和我一样马上要进行高考的考生,在某派出所莫名死亡,家属要求做尸检查明死因,却被某派出所无故阻挠,久拖不让家属见遗体,家属悲痛欲绝,却得不到应有的解释和说明。读完报道的一瞬间,学法律这个念头就在我心里扎根疯长,直至成为苍天大树。高考报志愿时,我毫不犹豫填报了法学专业。六年过去,当时心里的坚定仍然坚定,当时的激情从未消退,我无悔而骄傲。我从不认为法律条文是冷冰冰、毫无感情的,相反它们承载着历史,背负着希望,每一条都值得深刻研读。表姐妹和好友来学校看我时,都直叹看着我那一本本似砖厚的教科书、法条头都大了,人人都说司考是第一大考,攻克下来必下一番功夫。的确,想学好法律或者任何一门学科,总是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既然选择了要走的路,就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就像我读的第一本法学著作《为权利而斗争》,我时刻准备着去克服困难。
“要坚持选择,就要坚守自己内心的声音,更要抵得住诱惑,还要不怕艰难,一直向前走”。毕业之后,我遭受人生第一个低潮,第一份工作轻松薪高却与法律关联不大,那段时间整个人混沌迷茫,最终要成为法律人的固执,要维护正义的决心,我选择了来法院工作。现在在法院工作已有一年多时间,这一年多理论与实践的碰撞,我收获颇丰。相对于刑事案件而言,民事案件纷繁复杂,法律关系众多,也是我较为薄弱的地方。在我院民一庭工作是考验、挑战,也是提升自我的好机会。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大多双方矛盾较深,抵触情绪较大,我们在送达、开庭、调解时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阻碍,有时还会遇到信访问题。在我院民一庭,每一名法官每年承办一百来件案子,今年由于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办案的数量又有所上升,可他们却没有丝毫的不满和懈怠,仍是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张法官全面细致,冯法官耐心稳重,叶法官高效保质,马法官才思敏捷,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在我院民一庭工作的这一年多时间,让我明白在法律本身之外,实现和维护法律,遇到的艰难也是不容小觑。我们的司法者,不畏艰难,迎头而上,全力以赴地维护法律的正义,不仅是职责,也是坚持自我选择的唯一之路。
“人生中的任何一次选择,都要认真去对待,才能真正的了无遗憾”。有人说,年轻时的选择在以后是有机会改正的,不趁年轻多多尝试怎么知道什么路适合自己呢。这话看似有些道理,却不能深究。因为正是那些不知道自己要坚持的是什么,不知道自己要坚守的是什么的人,才会随意的变更选择,而每一次的选择他们并没有认真地对待,所以才会在抱怨和遗憾中不断的选择,在选择中不断的抱怨和遗憾。幸好,我早已做了选择,且了无遗憾。